會議現場

  著名作家、編劇陸天明點評討論。

  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施戰軍做講座。

  文學協會副會長,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呼和浩特鐵路運輸檢察分院專職檢委會委員苗同利朗誦詩歌作品。
  2014年11月26日,在河南省鄭州市,由中國檢察官文學藝術聯合會文學協會主辦,方圓雜誌社、檢察日報社文藝副刊部協辦,河南省鄭州市檢察官文學藝術聯合會、鄭州市管城區檢察官文學藝術聯合會承辦的中國檢察官文學藝術聯合會文學協會第一次理事會議拉開了序幕,會議廳有個詩情畫意的名字:梅花廳。
  這次會議既是一場檢察文化的盛宴,也是一次文化交流的絕佳契機,來自全國各地檢察機關的文學愛好者與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思想的火花會發生怎樣的碰撞?
  恰逢其時
  中國檢察官文學藝術聯合會主席張耕在致辭時說:“這次會議起碼有四個好。”第一個好,便是時機遇得好。此次會議是在中央兩個非常重要的會議之後舉辦的。一個是四中全會,一個是文藝工作座談會,這兩個會議在黨的歷史上都會留下重重的一筆,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而此次理事會議,就是按照這兩個會的精神,來深入地研究如何發展和繁榮檢察文學藝術。在中央的明確指示下,檢察文學藝術工作會有一個健康的發展。
  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了關於依法治國的一系列新觀點、新舉措,檢察機關作為國家法律監督機關在依法治國全局戰略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中國作家協會創聯部的鄭函在發言中說道:“在這樣的沃土上生長出的檢察文學天然地帶有理性與洞察的視角,良善與公正的情懷,充盈國之正氣的浩然,閃耀赤心正直的靈魂。”
  據文學協會秘書處所做的彙報,協會成立後短短7個月內,就團結凝聚了檢察系統內一大批作家、詩人和文學愛好者,開展了一系列工作。依靠《檢察日報》“綠海副刊”和《方圓》雜誌兩塊陣地,團結和聯絡大批檢察文學作者,吸納文學新人,發展壯大檢察文學創作隊伍;邀請莫言等文學大家和《人民文學》、《詩刊》等文學大刊的編輯與作者近距離交流。今年以來,檢察文學創作隊伍中一種新的創作勢頭已經出現,協會會員的作品頻頻出現在《人民文學》《詩刊》《作家》《新華文摘》等刊物上。
  檢察中的文學
  張耕在此次會議上就文學協會,也包括檢察官文聯的工作提出了“五個堅持”的要求。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始終堅持文學藝術創作的正確方向;始終堅持運用法治思維搞好文學藝術創作,多出精品力作;始終堅持文學藝術形式同其他藝術形式的緊密結合、轉化和傳播,充分發揮檢察文學作品的感染力和社會影響力;始終堅持抓好文學藝術人才隊伍建設,努力建成一支德藝雙馨的文學藝術隊伍;始終堅持用法治精神加強協會自身的建設。
  五個“始終堅持”為文學協會的下一步發展指明瞭方向,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隨後,與會的理事代表們進行了探討。河南省鄭州市管城區檢察院檢察長王耀世在“從檢察文化到文化檢察”的報告中著重強調了文化檢察和檢察文化的區別。“第一,著力點不同。檢察文化最終落腳點是文化,是有檢察屬性的文化。文化檢察的落腳點是檢察工作,也就是用多年以來提煉出來的檢察文化的精髓,帶化檢察工作。第二,參與性不同。檢察文化是有一定的專業素養的人員,把檢察工作中間的一些文化元素提煉或者表現出來,尤其是文化專業人才,在這方面作出的突出貢獻可能更多一些。文化檢察是一種工作模式,是從事檢察工作的我們全體幹警都要參與的事情,它有廣泛的人員的加入。第三,融合度不同。檢察文化在運營過程中間形成了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具有相對獨立性,那麼文化檢察則是充分發揮了先進文化對檢察工作和檢察生活的推動作用,淡化了文化的獨立性,提升了文化的一種潛在動力和融合度,使文化對檢察工作和事業發展的作用更加直接、鮮明和突出。”“從檢察文化到文化檢察”的闡述將檢察的理論內涵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山東省費縣檢察院檢察長尹德新報告的“一本《枕流》在手,兩袖文學清風”中重點介紹了費縣檢察院自主創辦的文學刊物《枕流》。尹德新介紹說:“‘枕流’出自《世語新說》,枕流漱石的典故。在費縣縣城,城北20餘里有一口玉泉,明代野王吏部主士周京在玉泉之上建有枕流亭,取‘枕流’為名,有源頭活水,法平於水的意蘊,寄托著費縣檢察人清廉如水的浩然正氣和兩袖清風的文學氣息。《枕流》的創辦,既展示了幹警文學寫作的特長,豐富了幹警的精神生活,也提升了幹警組織策劃、溝通聯繫等綜合素能,成為幹警精神生活的家園,培育了具有人文氣息的檢察精神,豐富了檢察文化的內涵,成為社會各界瞭解檢察風采的一扇窗口。”
  文學協會副會長、內蒙古自治區檢察院呼和浩特鐵路運輸檢察分院專職檢委會委員、詩人苗同利則情深意切地抒發了他對詩歌創作的體會,他在報告的開頭就真摯地表示:“詩歌是我的命,我的宗教。”
  苗同利說:“有這樣一句話,當下如果說誰是詩人,就是罵這個人。在沒有信仰、沒有敬畏、沒有文化的人群挨罵的豈止是詩人。”但他同時強調,有些詩人的確該罵,比如那些“沒寫成李白,喝成李白的‘詩人’”。而“文學的高貴就在於堅守和堅持,文學藝術工作者應該堅持、堅守的節操和文學創作的品位,就是拒絕低下、低俗,提倡正能量。文學藝術、文學藝術工作者應該具有高貴的品質,詩人亦然。面對人類的苦難,誰都可以閉上眼睛、閉上良知,詩人不可以,詩人最應該堅守良知,對情感和道義負責。”他認為,“文學藝術的最高境界一定是最簡潔、最自然、最本真、最接地氣且極具個性,極具感染力、穿透力的創造,一定發生在宗教、文化、生活情感深厚積澱的層面。”
  文學中的檢察
  代表討論後,主持人邀請著名作家陸天明予以點評,陸天明卻幽默地表示:“我沒法點評,我是外行。”陸天明向與會的檢察工作者表示:“你們非常珍貴的一個身份,是檢察官,這個身份比什麼都重要的。”他表示,現在中國處在一個關鍵的時刻,改革開放發展經濟,有一個很重要的任務是提升人的素質。用文化來化我們檢察工作,這個思想是非常先進的。他把自己多年來的創作總結為兩點體會,一個是態度問題,一個是高度問題。
  “一個作家,一個成熟的作家,一個優秀的作家,態度非常重要。他對人生、對社會、對時代、對人民是一個什麼態度,決定著他的作品能不能震撼人,有沒有最大的鮮活性,而文學技巧都是次要的。”
  “那麼態度確定以後,就是高度。這個高度只說一句話,要站在整個中國整個世界的角度,整個人類的角度看我們這個圈子,才能寫出真正的文學作品,而這一點恰恰是我們生活在第一線上很難做到的事情。當你拿起筆來的時候,你一定要想到,我是在為整個人類寫作,這不是空話。”
  會議當天下午,著名文學批評家、人民文學雜誌社主編施戰軍給與會代表們做了一場題為“案情與世情”的文學講座。重點談瞭如何寫實的問題。包括寫實需要哪些準備,怎樣認識寫作的職業,包括檢察工作和文學的關係。
  施戰軍提到,文學屬於人文文化,與之對應的是科學文化,包括科學技術,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社會科學就包括法律和經濟等學科。基本內在和自然科學有相似之處,但人文和科技之間存在差異,方向不一樣。具體就表現在如何看待人。
  “人文文化的角度是把人看做鮮活的生命,有追求和缺陷,體恤所有的好和壞來觀察和描繪。文學的特點就是讓讀者自己去感悟價值標準”,使得社會科學具有人文性。“如這次會議中提出的‘檢察文化與文化檢察’,無論面對我們自身還是面對社會人群,首先要看成一種文化現象,這是一個現代社會取得進步的標誌。”
  文學不同於新聞報道的地方就在於要超越案情本身,找到普遍性,能夠同感的東西,這種東西才叫文學。如何從生活中來,又超越具體的生活,化人心起作用。這才是文學的基本問題。
  會議當天傍晚,與會代表們舉行了一場“我們共有一個夢”詩歌朗誦會,來自檢察系統的詩歌作品在代表們並不專業卻萬分真摯的朗誦下,恰如其分地詮釋了施戰軍在會議開幕式的致辭:“文學是對天地人的叩問,是對生命的體恤,也是對世道人心的檢驗和勘察,因而,從最內在的層面,檢察工作與文學不僅沒有矛盾,甚至是同氣相求,都需要擔當,都需要良知,都需要熱誠,都需要深愛。”  (原標題:中國檢察官文學藝術聯合會文學協會第一次理事會側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w28gwwak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